随着社会的发展,建筑安全意识得到很大的提升,特别是建设初期要考虑的安全因素非常多。今天我们的主角抗震支架就是其中保护管线安全的核心装置。但市场上品牌众多,型号参数差异大,如何选择合适的抗震支架成为工程方关注的焦点,接下来,庞大电气小编就结合行业规范和实际案例,从多个角度分析抗震支架选择的逻辑。
一、适用场景精准匹配
根据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》(GB50981-2014),抗震支架的强制应用范围涵盖三类场景:
管道系统:直径≥DN65的给水、消防管道,以及矩形截面≥0.38㎡或圆形直径≥0.7m的风管系统;
电气设备:内径≥60mm的电气配管、重力≥150N/m的电缆桥架,以及悬吊管道中重力>1.8kN的设备;
特殊系统:防排烟风道、事故通风管道及燃气工程内径≥25mm的管道。
以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,其消防管道直径达DN100,设计团队通过计算管线荷载后,选择双向抗震支架,确保横向与纵向地震力均得到有效约束。
二、荷载性能与材料标准双达标
抗震支架的承载能力需通过第三方检测认证。依据《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》(GB/T 37267-2019),关键部件需满足:
槽钢厚度≥2mm,连接件板材厚度≥5mm;
锚栓承载力需符合《混凝土用机械锚栓》(JG/T 160-2017);
防腐处理需达到热浸镀锌标准,锌层厚度≥65μm。
某医院项目曾因选用未达标产品导致支架断裂,后更换为通过CECS认证的支架系统,有效避免了二次施工风险。
三、间距与高度优化控制成本
支架间距并非越密越好。规范明确:
刚性管道侧向间距≤12m,纵向≤24m;
风管系统侧向≤9m,纵向≤18m。
以层高4.5m的办公楼为例,若支架距顶板高度从1m增至1.3m,单套成本可降低18%。庞大电气建议结合BIM管线综合排布,通过模拟地震工况优化布局。
四、品牌与服务体系双重保障
当前市场品牌集中度低,选择时需重点考察:
资质完整性:是否具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抗震支架专项生产许可证;
案例实证:是否有地铁、超高层建筑等复杂场景应用经验;
服务能力:能否提供从设计、安装到售后的一站式服务。
庞大电气曾为某数据中心项目定制抗震方案,通过48小时震动台试验验证支架稳定性,最终缩短工期20%。
五、验收环节严守标准
进场检验需核查:
产品合格证、第三方检测报告及原材料溯源文件;
槽钢齿牙深度、锚栓拉拔力等关键参数现场抽检。
工程验收时,隐蔽工程需留存影像资料,整体系统需通过0.2g峰值加速度模拟地震测试。
行业趋势:智能化与绿色化并行
据统计,2024年中国抗震支架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15%。未来,集成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支架将实现实时监测,而锌铝镁合金等环保材料的应用将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。
庞大电气小编提醒您,科学选型不仅要考虑成本,还要兼顾规范和长期效益。一定要严选供应商,强化设计方案、注重验收,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机电系统的抗震韧性。如需抗震支架可以联系我们庞大桥架咨询详细报价及方案!